唐代茶文化的发展-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作者:岫青坊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6-30 00:49:29 / 阅读数量:0

隋的历史不长,茶的记载也不多,但由于隋统一了全国并修凿了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这对于促进我国唐代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还是有其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的。众所周知,唐代尤其是唐代中期,中国茶业有一个很大发展的时期。如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8世纪未)中所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甚;穷日尽夜,殆成风谷,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这说是说,茶叶从唐朝中期起,便是南人好饮的一种饮料,从南方传到中国,由中原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下变成了中国的举国之饮。所以我国史籍有茶:兴于唐或盛于唐之说。正是在唐代,茶始有字,茶始作书,茶始销边,茶始收税,一句话,直到这时,茶才真正形成为一种独立和全国性的文化或事业。因此,本节在主要介绍唐代茶业的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其所以能风起的原因,也略作剖析。

1、唐代的茶叶产地

唐代茶业的兴起,如杨华《膳夫经手录》所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已后盛矣。《膳夫经手录》成书于唐宜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所记唐代茶业的发展,有的是亲目所睹,有的是距之不远的事情,因此内容是较为可靠的。这也即是说,根据《封氏闻见记》的记载,所谓茶兴于唐,具体业说是兴盛于唐代中朝。这一点,也和《全唐诗》、《全唐文》等唐代各种史籍记述相一致。在初唐的文献中,很少有茶和茶事的记载;至唐代中期和晚期以后,对茶的论述和吟哦,就骤然增多了起来。那么,唐代中期茶业是怎样发展起来,又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呢?

先说茶叶产地。唐代以前,我国到底有多少州郡产茶,是无从查考的。直到陆羽《茶经》中,才第一次较多地列举了我国产茶的一些州县。其八之出载:

山南

峡州,襄州,荆州,衡州,金州,梁州;

淮南

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蕲州,黄州;

浙西

湖州,常州,宣州,杭州,睦州,歙州,润州,苏州;

剑南

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泸州,眉州,汉州;

浙东

越州,明州,婺州,台州;

黔中

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江南

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茶经》中上列的这些地名,不少人把他们概之为八道四十三州。其实,四十三州是对的,而把州之前所列的山南、淮南、浙西等说成是八道,就未必妥当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