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韵2100_1601-兰韵品鉴报告

兰香韵2100_1601-兰韵品鉴报告

作者:岫青坊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21 03:41:36 / 阅读数量:0

在茶叶市场上,兰韵凭借其“珍藏孔雀”和“群峰之上”的势头,强势崭露头角,大有横扫之势。众多茶商和爱好者纷纷对其赞誉有加,网络上充斥着对其赞美之声。在揭开真茶的面纱后,我们发现这款茶的品质并非如宣传般完美。

兰韵的包装设计颇具惊艳感,闻之有淡淡的青味,但并不浓烈。这说明宣传中提到的6-10年老料成分确实存在,但2016年的新料也被忽略。兰韵的烟味是必须的,这正是大益茶的特色。

茶饼的紧压度相当高,但能够轻松地开出许多完整的条索。在此,我要为老伍的拆茶技术点赞,他的拆茶技艺堪称天下第n+1(n有时等于0),值得我们给予掌声。

品饮时间:2016年10月12日,星期三,晚上九点。温度湿度适宜,室内温度26摄氏度,正是品茶的好时机。我使用了大益盖碗、大益公道杯、正钧社的钧瓷品茗杯等茶具,以广州长洲岛自来水经过进口大品牌滤水器过滤的水进行冲泡,水温刚刚沸腾,投茶重量为8.0克。茶品状态为从洞庭春体验馆整饼中撬出,经过老伍家醒茶一天,冲泡前湿醒4分钟。

根据我的品饮结果,兰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力阶段(出汤时间:各10秒)

1. 茶汤甜,兰香味儿怡人。

2. 茶汤厚度不错,饱满度令人满意。

兰香韵2100_1601-兰韵品鉴报告

3. 第一泡粘稠度基本没有,第二泡有所提升。

4. 第二泡开始有茶气表现。

5. 喉韵挺不错的。

6. 存留度相当好。

第二阶段:高峰阶段(出汤时间:15秒,25秒,35秒,45秒)

1. 第三泡的粘稠度大幅度上升,让我大吃一惊,担心这款茶不耐泡。

2. 苦涩突出,幸好化得快,品饮感受愉悦。

3. 回甘快,而且弘大;生津迅速,猛烈。

4. 香气和茶汤的融合度尚待提高。

5. 冷杯留香,爽。

6. 喉韵深深深几许,打个嗝,你就知道茶气衬托着喉韵是多么的舒服!

7. 第四泡后,苦化得快,涩停留的时间比较久,但能化去。以后延续此模式,不再废话。

8. 存留度好,饱满度高。

第三阶段:衰退阶段(出汤时间:1分钟,1.5分钟,2分钟)

1. 第六泡开始,粘稠度和茶汤厚度逐泡下降,印证了我上面“不耐泡”的猜想。

2. 留杯的香气好,冷杯香气也好,景迈山的茶,景迈山的老树茶,是的,宣传无误!

3. 喉韵挺不错的,一直令人愉快。

4. 回甘生津保持得不错。

5. 茶味和粘稠度就那样降下去,大益放弃了天下第一的拼配强项,跟人家玩什么古树纯料,那叫做以己之短来烘托着人家的长处,愚不可及!

6. 饱满度令人满意。

第四阶段:尾水阶段(出汤时间:3分钟,5分钟)

1. 第九泡,很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甜水。

2. 近来试过大益自己的清华大学百年纪念,大益自家的河南大学百年纪念,郎河茶厂的古树纯料“厚道”,耐泡度就是比这个兰韵好,怎么不小心地泡都比兰韵好。

3. 甜水相当的甘甜。

4. 第十泡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水味。

5. 老伍替大益感到惭愧。

结案陈词:

1. 兰韵这个茶,香,各种香气表现很好。

2. 兰韵这个茶,不够厚,高峰期在第三泡第四泡。

3. 兰韵这个茶,可以当作古纯不耐泡的标杆。

相关阅读

大家好!在繁忙的生活中,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不仅能够带来味觉的享受,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益处。我们将深入探讨云南白毫银针这一名贵茶叶的诸多功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享用这一茶叶珍品。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大白毫和小白毫。大白毫是…
白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以其简洁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感深受茶友们的喜爱。本文将深入探讨白茶的历史、制作工艺、品鉴方法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带领读者一同领略白茶的魅力。历史渊源白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福建省,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绿茶,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茶叶的取样、审评到提取浓缩,再到冲泡和品鉴,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技巧。以下是对绿茶作业指导书和绿茶工艺流程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绿茶的制作和品鉴过程。一、茶叶审评流程…
大家好!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茶文化,包括天价茶叶的界定、龙井与白毫银针的品鉴、茶王之乡的探寻、雀舌茶叶的产地以及北京十大名茶的特色。一、天价茶叶的界定天价茶叶的界定并非一成不变,既有定性,也有…
在探寻西湖龙井这一中国名茶的世界中,许多茶友对于其价格、产量、采摘时间以及产地等方面有着诸多疑问。以下是针对西湖龙井茶的相关问题进行的详细解析。市场价值与价格 市场价格范围:正宗西湖龙井的市场价格差异较大,通常每斤在400元至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