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道千姿:宫廷、文士、禅佛茶韵

唐代茶道千姿:宫廷、文士、禅佛茶韵

作者:岫青坊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8-22 02:50:44 / 阅读数量:0

唐人饮茶,茶道千姿百态

大唐,中华民族的辉煌时期,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频繁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的茶香和茶艺远播海外。茶,这一饮品,从皇宫内院走向民间,逐渐形成了宫廷茶道、宗教茶道、文士茶道和民间茶道等多种饮茶方式。

宫廷茶韵,诗意的清平茶

在唐朝,皇帝李隆基曾邀请大学生李白品尝全国各地的新茶贡品,李白亦因此留下了著名的诗句《清平调三首》。清平茶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其程序繁多,包括备茶、赏茶饼、焙茶、磨茶、筛茶、待汤、撒盐、舀汤、拌茶、分茶、敬茶、闻茶、察色、品茶、谢茶等,每一环节都彰显着宫廷的尊贵与奢华。

长安茶会,茶学家的聚会

长安聚集了大唐著名的茶学者,他们举行茶会,写茶诗,写茶文,品茶谈心,以茶为友。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这首诗中,高皎然写道:“一杯酒让你昏昏欲睡,心情爽朗满天。再饮我心,忽如雨尘。三杯下肚,你就明白了,何必呢?这东西世人皆不知,世人越喝越自欺。”唐代最著名的饮茶诗是陆通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所论的七碗茶:“一碗喉吻润。两个破碗寂寞闷。三碗搜穷,却只有五千卷文章,四碗轻汗,一生的委屈都散到毛孔里去了。五碗肌轻。六碗引仙。七碗饭吃不下,只觉得肠子凉飕飕的。蓬莱山,在哪里?玉川子想乘此清风回家。”七碗茶,象征着成仙的境界。

文人茶道,修身养性的方式

文人茶道包括备器、净手、焚香、祭拜、品茶、品水、沏茶、闻茶、观色、谢茶等,旨在营造一个静谧的氛围。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们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答谢主人。

佛教禅茶,茶道的升华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教禅茶已经非常兴盛。法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道和佛教品茶的高雅艺术。茶道有很多程序,包括拜佛、净手、烧香、备器、放盐、摆料、抛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吃茶”,茶道的另一种形式

所谓“吃茶”,就是将茶叶与葱、姜、枣、橘皮、山茱萸、薄荷等煮成粥,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鲁豫在《茶经》中记载了这种吃法。

唐代“茶道”的出现,说明喝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唐人饮茶,茶道千姿百态,每一种饮茶方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代茶道千姿:宫廷、文士、禅佛茶韵

相关阅读

唐人饮茶,茶道千姿百态大唐,中华民族的辉煌时期,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频繁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的茶香和茶艺远播海外。茶,这一饮品,从皇宫内院走向民间,逐渐形成了宫廷茶道、宗教茶道、文士茶道和民间茶道等多种饮茶方式。宫廷茶韵,诗意的清平茶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