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茶类知识,以及茶叶知识100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茶叶知识与茶道
1、茶叶分几大种,一般按发酵程度分,有:绿茶,没有发酵的茶,比如龙井,安吉白茶,没错安吉白茶是一种绿茶。
2、半发酵茶乌龙茶比如:铁观音,大红袍。发酵茶比如:普洱茶,白茶。这里的白茶比如“寿眉”“白牡丹”。还有红茶比如:“正山小种”。其实乌龙茶和红茶的界限没那么清晰,比如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算成年,17岁11月29天都不算成年。中国还有很多茶的品种,细分分不好的。还有花茶,其实这不能分在茶中只能说用水泡的饮料。比如玫瑰花,杭白菊,薄荷叶等。至于茶道,我个人认为不要拘泥,自己想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来。不需要有标准答案。喝茶本来就是一件享受的事,我觉得规矩多了就不能安神静心了。
二、六大茶类的基本知识
1、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2、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
3、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4、白茶经两三天纯天然酝酿而成,微发酵,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
5、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
6、青茶也叫乌龙茶,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
7、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
8、同样是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自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三、6大茶叶入门基础知识
六大茶叶共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其中绿茶和白茶属于不发酵茶,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和黑茶属于发酵茶,黄茶属于微发酵茶。春天夏天多喝绿茶白茶,秋天多喝青茶也叫乌龙茶,冬天多喝黑茶和红茶
四、10个常用茶知识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茶汤滋味很淡薄,喝茶已经喝到水的甘甜味而非茶本身的甘甜,叫做水味。基本上水味出现在喝茶最后的阶段是正常的。
五、喝茶常识
1、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可以舒缓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如果炒、煮、沏、泡不当,会影响营养成分的释放和茶叶味道的鲜美。
2、正确的方法是,每次用开水洗杯,一般鲜叶泡制以90℃左右的水为宜,冲泡时间适中,首泡不宜过长,尽量保证水质干净卫生,每日饮茶不要过度。此外,喝茶忌空腹,进餐前或餐后半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时间,过度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六、关于茶叶的知识
1、中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茶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认识:一、茶观念文化,包括茶农、生产者、茶商、品茶者的观念、理念——对茶的认知、价值、功能,这是茶文化的核心;
2、二、茶行为制度文化,茶农的栽种、耕作及相关做法,生产者炒茶、制茶的行为、工艺及操作规范,泡茶品茶的各种行为及礼仪等;
3、三、茶物质文化,包括各种类型的茶叶,各种茶具,各种炒作、制作茶叶的器具,甚至设备设施。
七、关于茶叶的基本知识和讲解
茶叶是一种植物,主要分为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不同类别,其中绿茶的叶子最接近原有的植物样子,乌龙茶的叶子是折叠的,白茶的叶子是经过烘干处理的,黄茶的叶子是经过熟化处理的,而红茶和黑茶叶子则是经过发酵处理的。
关于本次茶类知识和茶叶知识100问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叶的形成_茶叶的诞生
2025-07-07 04:24:43茶叶存储容器选择指南:玻璃罐、铁罐与瓷罐优劣解析
2025-07-07 02:44:43中国茶叶产地与品种探秘:绿茶、乌龙茶及其他名茶风味解析
2025-07-06 00:31:43中国茶叶加工技术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_最原始的茶叶加工方法是
2025-07-02 01:36:00茶园采养的秘密如何打造出口级的优质茶叶?
2025-06-28 0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