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此爱茶_古今幽情一杯茶

古人如此爱茶_古今幽情一杯茶

作者:岫青坊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13 02:21:11 / 阅读数量: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古人如此爱茶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古人如此爱茶以及古今幽情一杯茶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人常说的“一炷香”和“一盏茶”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1、古时指"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两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三十分钟。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古人的时间计算方式也通常用“一炷香”来代替

2、一炷香的时间:两刻钟-三十分钟。

古人如此爱茶_古今幽情一杯茶

3、一盏茶的时间:一刻钟-十五分钟。

二、草原人为什么要喝茶叶

1、草原人喝茶是为了祛除肉的膻味。古代草原物资匮乏,没有现在这么多佐料,甚至连盐巴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牧民们在烤肉的时候只能撒一点点盐上去,甚至在缺盐的时候牧民们连盐都不放,直接将生肉烤熟吃了。

2、吃过烤羊肉串的人都知道,羊肉有一股非常浓重的腥膻味,放大料都很难掩盖。

3、因此在吃肉的时候如果能有一碗清甜可口茶水对牧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三、有关古代喝茶器具的古诗

1、《一字至七字诗·茶》是诗人元稹所创作。

2、赵玄荒院士刻石拓片《一字至七字诗·茶》

3、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4、⑴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5、⑵罗织红纱:茶筛是红纱制成的。

6、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7、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8、首先要说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9、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阅读